知识创新工程以来,我国 微生物菌种保藏种数达20,000余株,居亚洲位,新发现 微生物菌种数占全国的65%。开发了国内氨基酸、酶制剂、有机酸等工业领域的自有技术,在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农业生物技术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做出了一批有影响的高水平科研工作。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联合开发了一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高技术生物产品。
创新三期,微生物所明确了“ 微生物、高科技、大产业”的战略定位和历史使命,确立了发展目标,主要包括:建立从微生物资源开发、生物技术自主创新到成果转化的研发体系,着力发展工业微生物研究与技术开发,实现一批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基化学品和绿色化学过程等技术的产业化,开发若干新疫苗、新药。形成微生物研究与利用的持续发展能力,打造的技术市场化操作平台,形成科技成果有效转移转化的新机制。成为我院工业生物技术创新基地的核心研究所。
创新三期,微生物所成立战略研究办公室,推进战略研究机制化和平台化。在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现代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建立的工业微生物技术集成创新、成果产业化与市场化的转化与操作平台。不断完善聘用制度和流动机制,凝聚杰出人才胆启用70年代出生的青年人才,打造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实施国际评估,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微生物所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成立了产业发展处,与企业成立多个联合实验室,促进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研究所制度建设、科学管理和创新文化取得显著成绩。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进一步凝练以发展工业生物技术为中心的科技目标,加强相关研究布局,统筹协调好微生物资源、工业与应用微生物、病原微生物三大研究领域。急需建设从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直至产业化的高效管理机制。人才队伍还存在一些结构性不足,具有卓越领导力的战略科学家和尖子人才数量不足,适应转移转化和产业化要求的专门人才不足。亟待建立适应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现代治理结构。
工业生物技术产业是当今世界具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新生与突发传染病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微生物科技作为其主要科技创新的源头,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微生物科学重新成为一个令人激动的科学前沿,微生物技术及其开发利用已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领域。这为微生物所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微生物所作为我国 微生物领域的国家研究所,必须要在国家规划实施和院相关创新基地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
知识创新工程给研究所带来了巨大变化和发展机遇,微生物所几年来不断凝聚和提升发展目标,科技创新工作也不断取得进展,目前发展形势良好,领导班子魄力大,改革创新意识强,正全力以赴地推进创新工程三期。院党组一手抓系统性、整体性改革,一手抓重点突破与典型示范,决定由微生物所等5个研究所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我们将抓住这一重要机遇,把“微生物、高科技、大产业”战略思想真正落在实处,实现跨越和持续发展。
抓好研究所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知识创新工程以来,我院推进了研究所的重大改革调整,优化科技布局,改革人事制度,创新体制机制,研究所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各研究所从实际出发,围绕我院整体发展目标,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在研究所管理的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创造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不少研究所具备了实现创新跨越、持续发展的条件与基础。同时,也要看到,我院在研究所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中国特色现代研究所制度尚未完全确立,适合不同类性质科技创新活动规律的研究所管理体制机制模式尚未完全形成,研究所分类管理的科学基础尚未完全建立,在对研究所管理上的政策划一现象普遍存在。
为解决这些问题,院党组决定开展研究所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这次试点的主要目标,一是为建设“布局合理、四个一流,和谐有序、竞争向上,开放合作、引领发展”的研究所探索道路、积累经验。把建设改革创新和谐奋进中国科学院的政策措施落实到研究所层面,重点落实院出台的科技布局调整、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等重大改革措施。二是发展研究所核心竞争力。凝练与提升创新目标,推进体制机制改革,重点建设科技布局自主适时调整的机制、人才队伍动态优化的机制、与创新体系各单元联合发展的机制、资源配置和科技评价适应发展要求的机制,同时切实防止研究所定位模糊、方向发散。三是建立研究所分类管理的科学基础。探索建立适应不同类型研究所学科、区域特点和发展态势、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逐步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和科学管理基础,探索建立我院适应不同类型研究所新型分类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模式。
试点的主要原则,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建设改革创新和谐奋进中国科学院的总要求; 二是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典型、分类指导、以点带面、有序推进,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全院研究所加快发展 ; 三是坚持统筹协调,与创新基地建设、重要方向布局和结构调整有机结合; 四是立足国情所情,面向未来,与试点所实现创新三期目标、加快实现跨越发展有机结合。
试点所的选择,主要是考虑综合实力强、发展势头好、成绩突出、领导班子改革创新意识强,并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研究所。经认真比选,院党组决定在计算所、高能所、微生物所、寒旱所、上海技物所等5个所开展试点工作,并明确了各试点所的工作任务和重点。例如,计算所重点开展网络型研究所持续发展机制、更加开放的大科研模式、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以及知识产权管理改革等的试点。高能所重点开展制定大科学装置发展路线图、大科学装置布局调整、依托大科学装置的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中心建设、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等的试点。微生物所重点开展探索建立工业生物技术创新基地核心研究所、探索建立“微生物、高科技、大产业”科技创新价值链、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等的试点。在此基础上,再选择若干条件较好、有典型代表性的研究所开展试点。
本次党组扩大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研究所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实施方案和计算所、高能所、微生物所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决定启动这三个所的试点工作。
为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院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试点期间,院将在人力资源管理、资源配置、科技评价等方面给予试点所以更大的自主权,在结构调整、前瞻部署、人才引进方面给予试点所必要的支持,允许试点所根据学科特点和发展需要突破院现行有关规定,为研究所改革发展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